隨著夏日三伏天靠近,氣溫越來越高,中午氣溫高達40℃。許多老年人無法忍受高溫天氣,整日躲在冷空調房內,巨大的氣溫差造成身體無法承受,故而生病。面對夏日高溫天氣,衡陽市第一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專家提醒大家預防中暑、合理納涼。
夏日長時間呆在室外,難免會消耗人體的大量水分,造成體內水失衡,從而出現頭暈、胸悶等不良反應,及時給身體補充水分是預防中暑的一個好辦法。但水分要從何而來呢?飲食就是最好的切入口。
第一,喝湯。出汗越多,消耗的水分就越多,喝湯不僅能及時為身體補充水分,還有利于消化吸收。綠豆湯、酸梅湯、山楂湯、金銀花湯等,都是平日里常見的消暑湯?!?/div>
第二,飲茶。溫茶能降低皮膚溫度1-2度,而冷飲只能讓口腔周圍變冷。飲茶會讓人感覺清涼舒適,渴感全消,而喝冷飲的人,周身不暢,渴感未消。高溫作業者,如能在溫茶中適當加點鹽,以彌補出汗過多而丟失的鹽分,對預防中暑更有效。
第三,吃水果。水果汁多味甜,不僅能生津止渴,還能清熱解暑。西瓜味甜汁液多,絕對是清暑解渴的首選,香瓜、黃瓜洗凈之后生食,或制作成果汁,有很好的清熱解暑作用,獼猴桃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,是高溫和室外作業人員經常選用的果品和飲料。
第四,吃新鮮青菜。天熱濕氣重,人們都喜歡吃清淡味鮮、不油膩的食物,而青菜既有這種特點,又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元素。如各種豆類、瓜類、小白菜、香菜等,可合理食用。
如何自我察覺是否中暑?
中暑先兆
中暑先兆指的是身體在高溫環境中工作或者活動時,導致大量的出汗,身體出現四肢無力、全身疲憊、耳鳴耳聾、心悸、注意力不集中等輕度頭痛的情況,但體溫最高溫度不超過三十七點五攝氏度。如果身體出現了以上癥狀,那么就可以判定為中暑先兆。
中暑初期
如果身體中出現了中暑先兆的癥狀,但仍然沒有離開高溫環境,身體中的體溫便會慢慢升高,最終達到三十八點五攝氏度以上。除此之外,還會出現臉色潮紅、皮膚灼熱、四肢無力、身體疲憊、胸悶氣短、注意力不集中以及頭昏眼花的癥狀。
輕度中暑
除了上述的中暑初期癥狀之外,還有些人會出現呼吸系統、循環系統衰竭的早期癥狀,如臉色蒼白、大量出汗、皮膚濕冷、血壓下降。如果身體出現了這些癥狀,建議要立即離開高溫環境,同時使用科學的降溫方法,如情況嚴重,要立即送醫治療。
重度中暑
重度中暑被分為三種,分別是熱衰竭、熱痙攣、熱射病。癥狀主要表現為皮膚涼、身體過度出汗、惡心想吐、瞳孔擴大、體溫不斷上升、血壓下降但脈搏不斷加快,四肢痙攣,身體出現昏厥喪失意識。
中暑的急救措施
1.立即將病人移到通風、陰涼、干燥的地方,如走廊、樹陰下。
2.讓病人仰臥,解開衣扣,脫去或松開衣服。如衣服被汗水濕透,應更換干衣服,同時開電扇或開空調,以盡快散熱。
3.盡快降低體溫,降至38度以下。具體做法有:用涼濕毛巾冷敷頭部、腋下、腹股溝等處;用溫水或酒精擦拭全身;冷水浸浴15至30分鐘。
4.拔打急救電話,等待救援。